一家众所周知的火锅连锁店——小肥羊,诞生于内蒙古包头市,以经营小肥羊特色火锅及特许经营为主业,兼营小肥羊调味品及专用肉制品的研发、加工及销售业。
目前,小肥羊公司已经发展成为拥有一个调味品基地,两个肉业基地,一个物流配送中心,一个外销机构,国内十五大餐饮市场区域,国际三大餐饮市场 区域的大型跨国餐饮连锁企业。截至到2009年2月28日,公司在中国拥有130间自营餐厅及246间特许经营餐厅,并在香港、澳门及海外拥有20多间餐 厅。
这不仅弘扬中华餐饮文化,强壮人类健康体魄,而且更大程度上是带动家乡牧业发展,使小肥羊坐到了火锅业的老大的位子上。这正迎合了小肥羊集团董事长张钢的心思。
天性就是做老大的张刚
小肥羊集团董事长张钢毫不夸张的说:“我的天性就是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做老大,绝对不做老二的。这谁都改变不了,如果做老二我就不做了。”。
但是他也毫不掩饰的说,我这人面相比较老,加上胖,走路一摇三晃的,好像是不走正道的黑社会似的,让人不敢接近。
这个在顾客、甚至员工看来都感觉有些可怕的人,其实内心并非像长相那样凶神恶煞,只是身材粗壮、说话干脆。他非常注意自己对员工的态度,只是“天性就爱管人,管得甚至连7岁的小女儿平时都不希望他回家了,”这是玩笑,但也很真实。
张钢是一个执著想当老大的人,事实证明他也是具有足够老大资质的人。作为一个企业领导,他对自身判断力、观察力和驾驭力的自信毫不隐藏。正是这样一股劲头让这个曾经一文不名的大老粗成就了属于自己的一番风云事业。
1200万日本开新店
2003年11月,小肥羊在洛杉矶开出了第一家海外分店,2004年6月,小肥羊正式进军香港;2005年10月,加拿大第一家直营店在多伦多问世;2006年,小肥羊登陆台湾、澳门、旧金山,今年年底,温哥华、蒙特利尔两家店即将开业。
一个在日本做餐饮有10年经验的女孩子通过关系找到了他,然而他选择了青山浩。这都是张刚的判断力和观察力在“作怪”——必须选择理念相似的合 作伙伴。与以往海外开店一样,张钢非常重视这家日本店,请来普通东京市民试尝,并为日本小肥羊提意见和建议,双方做了9个月的精心策划准备,锅底采用的是 传统秘方,配锅师全部从中国派调过去,总投资约合人民币1200万元,小肥羊终于端上了日本人的餐桌。
“开业才一个月,最开始就餐的中国人和日本人的比例是7:3,现在反过来了,日营业额达到了1300万日元”。张钢告诉记者:日本是我们最看好的,将来利润指标最高的可能也就是日本。
“选择海外开店是因为我的战略眼光”,提起最初在海外开店的目的,张钢表示,小肥羊经过几年的发展积累和规范的管理,在稳定国内市场的同时积极 开拓国际市场,在企业发展之初就在国外六十多个国家注册商标。在海外开店的同时对国际上假冒小肥羊进行维权,保护国外消费者的利益。
从包头到北京再向世界
张钢告诉记者,“上市根本不是我的目标,小肥羊现在最缺乏的是人才,企业要做百年老店,通过上市可以使企业规范,虚心接受各方意见,可以吸纳国际人才进入,最终真正实现国际化。”
今年6月,经过包括摩根、高盛、凯雷等大财团在内的20家外国投行近一年的角逐,欧洲最大的投资机构3i集团以及知名投资基金“普凯基金”与小 肥羊在包头签署合作协议,小肥羊成功引资2500万美元,成为我国第一家引进外资的餐饮连锁企业。而专程从伦敦飞来的3i集团执行董事Chirs向记者介 绍,第一次认识小肥羊是去年在香港出差时被一香港同事硬拽到了小肥羊在铜锣湾的火锅店,热火朝天的景象和等候座位长长的队伍,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Chirs说,自己还吃了辣锅,当时就想:这么好的业务,3i怎么能不参与其中。
Chirs说,3i的目标就是“不遗余力帮助小肥羊打造世界级的中餐品牌”。利用这2500万美元,短短数月,小肥羊已经清理了100多家加盟店,到今年年底,还将清理200多家。张钢告诉记者,在总体销售额上,小肥羊今年也许会有一定的下降,但是利润将会大幅提升。
按照既定计划,小肥羊2008年上半年上市。但是对于市场传言小肥羊与外资也签署了类似蒙牛当年上市时与摩根士丹利的“对赌协议”,张钢则给予 否认,他说:我们自己确实定了个目标,就是要保持40%的增长率;为了建立全球统一的运营模式,在今后的一年内,公司要将总部主要职能部门从包头搬迁到北 京。
从小就喜欢做生意
“我从小就喜欢做生意赚钱,就是觉得很有挑战性。”张钢这样告诉记者。而让张钢发誓“不再向父母要一分钱”的起因,则是9岁时发生的一件事情,张钢偷拿了家里几分钱买了根冰棍,结果被母亲发现打了一顿。
高中毕业上了技校,张钢和同学开始悄悄地做起了自己的第一笔生意——向好朋友借钱假日里摆地摊,卖当时流行的喇叭裤。“10天就赚了300元, 要知道当时父母一个月的工资才47元啊”。攥着自己挣来的第一笔资金,张钢花了100多元买了个喜欢的海鸥照相机,剩下来的就存进了银行,将生平第一个存 折交给了父母。
1984年,张钢毕业后进了包钢,当上了烧结工,对于这份正式工作,张钢决心要好好珍惜。可是枯燥乏味的工作干了三年就让张钢动摇了,“那时我 才20岁,可其他人都是40多了,看那些老一代的师傅,干了一辈子也就当个车间主任到头了,很多人还得了心肺方面的职业病,我怎么能这样就将自己的生命廉 价地交出去?”当了几年的全职看火工后,1988年,张钢正式做出了决定,每年交给包钢一笔保证金办了停薪留职,从此也开始了自己财富生涯的闯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