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盐城美食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合德镇油坊老板卷货逃跑四处躲藏终究落网

来源:盐城晚报发布:盐城美食网点击:2664更新:2013年5月12日 22:14

将大豆、菜籽存在当地油坊,需要时前去提付,这是许多农村村民的习惯做法。然而个别不法分子竟然把当地群众对他的信任当作获取不义之财的机会,等收集到一定数量的油料作物之后,趁夜卷物走人,让数百群众蒙受损失。今年1月初,射阳警方就破获了这样一起案件。

油坊老板人间蒸发

去年岁末,射阳县合德镇合东居委会的老王发现家里没油了,于是就骑上电瓶电到油坊去付油。

老王全家人以务农为主,种植棉花的同时也种一些如黄豆、菜籽之类的油料作物。现在不少油坊里油的质量让人“吃不准”,把油料作物存放到当地信得过的油坊里代加工,家里没油了,就去付上十斤、二十斤,家里吃油就不要买了,这样方便、省心。这种做法在当地并非老王一家,这已成了当地人的一种习惯。

且油坊老板也乐意,他们可以把大家的存油用来周转,把生意做大。不过老王这次前来付油碰上了蹊跷事,过去24小时从不离人的油坊突然关门了。

老王以为油坊老板吴某临时出门有事了,于是就在门口抽烟等了一会,可左等右等仍不见人回来,只好第二天再来。

老王一连跑了几天,油坊的门仍然关着,加上前来付油的村民也并非老王一个,大家都以为油坊老板可能家里有事,临时关几天门,但也有人怀疑油坊老板是不是把大家的油卷跑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吃闭门羹的人越来越多,大家的猜测得到了最终证实,这个油坊老板确实是跑了。

消息传开后,大家一时间都乱了手脚。虽然每户人家存的油都不多,但那也是一番辛苦后才有的收成,就这么被人卷跑了确实是心有不甘。村民们都聚到一起来商议对策,因为开这个油坊的老板吴某是外地人,跑到哪了大家又不知道,没办法,情急之下大家选择了报警。

警方介入确定嫌犯

接到报警后,射阳县公安局刑大三中队民警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经初步统计,被骗的群众有300多户,涉及城北、合东、射东几个居委会,被骗金额在10万块钱左右。

有一个问题让民警们不解,这几个居委会都是射阳县城的城郊,街上有油坊门市,每个居委会都有开油坊的,为什么几个居委会的群众都到这个油坊来兑油呢?

经过了解,谜底在兑油数量的多少。一般的油坊是100斤菜籽换37斤油,多的也只能换到38斤油,而吴某的油坊能换到40斤油,到后来他还加大优惠力度,100斤菜籽能换到42斤油,这样一来,一传十,十传百,自然就吸引了附近几个村居的农户前来兑油。

根据已掌握的情况,警方分析吴某企图诈骗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所以涉案农户之多大大超出了民警们的想象。

由于牵涉300多户农民的切身利益,该案立即引起了射阳县公安局领导的高度重视,他们迅速组织精干警力召开案情分析会,专题会办研究此案,将之作为保障民生的重要案件来办理,抽调骨干力量,全力开展侦查。民警们通过大量的走访调查,确定这是一起典型的涉众诈骗案件,根据群众提供的线索,办案民警很快确定了这个油坊老板吴某的身份。

四处躲藏终究落网

吴某是阜宁人,几年前来射阳开油坊。可就在警方对吴某实施抓捕的时候,却发现吴某早已携款潜逃。为最大可能地挽回广大被骗群众的经济损失,民警们扩大侦查范围,尽早将吴某抓获。

民警在对吴某社会关系的调查过程中,有人向民警们反映吴某可能已经逃往南京。得到这一线索后,民警迅速赶往南京,然而,民警们赶到南京后发现,吴某已于数天前就离开了南京。为了尽快给群众一个交代,民警多次赴南京、扬州等地查找线索,寻找吴某的踪迹。

民警们分析,吴某并不是有钱人,之前还背过债,所以他身上带的钱应该不会太多,躲了一段时间后他肯定要找个地方落脚,并且还会主动跟家里人联系,所以他们采取多种措施寻找线索。

果不其然,几天后,吴某躲藏在扬州的线索终于显露出来,射阳县公安局再次组织警力前往扬州对吴某实施抓捕,由于事先作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民警们在赶到扬州后,很快就将吴某抓获。

吴某虽然被成功抓获,但另外一个问题又接踵而至。尽管吴某对其所犯罪行供认不讳,但当民警们要求他交出赃款时,他却声称钱都已用光了。通过大量的政策教育,最终吴某还是想办法筹集了部分钱款。今年1月初,射阳警方专门召开了公开退赃大会,受骗群众十分感谢公安最大限度地为他们挽回了损失。

吴某作茧自缚,在坑害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尝到了一颗难咽的苦果。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严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