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食用菊花晒晒或烘烤成干即为干菊花。
可食用菊花又称:怀菊花、节华、日精、女节、女华、周盈、傅延年、甘菊、真菊、金精、金蕊、馒头菊、甜菊花。
花朵完整不散瓣,色白(黄)、香气浓郁、无杂质者为佳。
适用人群
菊花性凉,气虚胃寒、食少泄泻者慎服。
注意事项
菊花与鸡肉、猪肉同食会中毒。忌于芹菜同食。
用法用量
1、是治疗风热犯肺的常用药,多与桑叶、薄荷、连翘等配伍,共奏疏风解表之功。
2、用于肝经风热所致的目赤涩痛。常配白蒺藜、蝉蜕等用;如配滋阴养血药如枸杞子、地黄,亦可用于肝肾不足视物不清,如杞菊地黄丸。
3、可用于肝阳上亢、肝风内动的头晕头痛、目眩,常配石决明、钩藤。
4、外感风热多用黄菊花,清肝明目多用白菊花。
食用功效
菊花味甘微苦、性微寒,归肺、肝经;清香宣散,升中有降;具有疏散风热,清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主治外感风热或风温初起,发热、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疔疮肿毒。
贴士
1、根据炮制方法的不同分为菊花、炒菊花、菊花炭,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置阴凉干燥处,防霉,防蛀。
2、菊花叶为菊科植物菊的叶;味辛、甘,性凉;功能清热解毒,凉肝明目;主治疔疮、痈肿、头风、目眩。内服:煎汤,9至15克;或捣汁饮。外用:适量,捣敷。
3、菊花苗为菊科植物菊的细嫩茎叶,又名玉英。味甘、微苦,性凉。功能清肝明目;主治头风眩晕,目生翳膜。内服:煎汤,6至12克。外用:适量,煎熏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