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盐城美食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我市秋粮收购呈现五大特点

来源:盐城价格网发布:未知点击:1311更新:2015年3月06日 18:40

在今年夏熟减产的严峻形势下,我市农业坚持“夏熟损失秋熟补、小麦损失水稻补”的思路,一着不让抓实秋粮生产管理。下半年以来,天公作美,风调雨顺,为盐城秋粮丰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1月份,盐城市价格监测中心对全市秋粮收购情况进行了专项调查,结果显示:受晴好天气的影响,今年盐城秋粮喜夺丰收,水稻玉米产量双双创下历史新高,秋粮丰收使我市粮食生产成功实现“九连增”。
调查发现,今年,我粮收购市场呈现以下五个特点:
一是粮农积极售粮。调查得知,10个调查户中,只有6户种植中晚籼稻,今年已出售数量35450公斤,占准备出售数量的50%,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36%。10个调查户均种植粳稻,今年粳稻已出售数量46800公斤,占准备出售数量的57%,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44%。调查发现,受国家粮食最低保护价政策的影响,近年来,粮食价格逐年提升,粮农售粮积极性明显高于去年。
二是粮企谨慎收购。4个粮食企业调查数据显示,截止目前,已收购粳稻12300吨,同比增加了14%。今年计划收购粳稻10500吨,同比增加了2.9%。从这两组数据来看,粮企对今年的粳稻收购并不看好,均持小心谨慎的态势。调查发现,粮企谨慎收购原因主要有:一是粮食产量的不断增加。今年全国粮食顺利实现“九连增”,充裕的粮源必将抑制后期粮食价格的上涨;二是粮食价格的居高不下。受粮食保护价政策的影响,近年来粮食价格不断上涨,给粮企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居高不下的粮价让粮食企业经营利润的空间进一步受到挤压,粮企不再盲目入市,一边少量收购一边观望等待。三是粮食收购的风险大增。近年来,随着粮食经纪人队伍的日益壮大,粮食加工企业的日渐增多,粮食市场收购乱象丛生,“抢粮”、“囤粮”的现象屡见不鲜,粮企经营亏多盈少,粮食收购的风险与日俱增。
三是价格先高后低。目前盐城市场粳稻水份偏高,一般的水份在16-17%,比国家规定标准高出近3个百分点,比安全保管水份高出2个百分点。新稻刚上市时部分加工企业为了抢新米上市,抬价收购,当时的收购价格达到3元/公斤(折合成标准品)。随着新稻的大量上市,特别是全国晚粳稻丰收,市场粮价走低,大米出厂价从原来的4.04元/公斤下跌到3.9元/公斤,粳稻收购价格下跌到目前的2.82元/公斤。
四是市场预期理性。调查得知,市场的预期与前几年相比,并没有显示过高,相反越来越趋于理性。10个调查户中,普遍认为今年粳稻的保本价格在139元/50公斤,期望的出售价格在154元/50公斤,从调查的情况下来看,目前盐城市场标准三等品的收购价在142元/50公斤左右,由此可见粮食市场的整个预期并不高。
五是交售行情平淡。从市场监测的情况来看,秋粮的交售情况较为平淡。截止11月中旬,10个调查户中,销售量也仅为总量的一半左右,粮食收购市场均在观望等待之中,粮企一边少量收购一边观望等待,粮农出售一部分留住一部分待价而沽。昔日收购市场“车水马龙”、“船来车往”的火爆行情一去不复返,外地入驻盐城收购的企业明显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