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华型
江南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 ——郑板桥
长江鲥鱼
南京已经十多年不见了
“现在南京市场上的鲥鱼都是从东南亚一带进口的,因为品质比较差,价格才三四十元一斤,长江鲥鱼已经差不多十年不见了。”在惠民桥水产市场信息科科长章茂华印象中,1996年自己刚来市场的时候,还见过长江鲥鱼,等到第二年就看不到了。他告诉记者,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因为污染和滥捕,长江鲥鱼的数量急剧减少,很快便消失。
2002年,惠民桥市场曾经来过一个东北人,开出2500元/斤的高价收购长江鲥鱼,但是商户们四处寻找都没有找到;2008年,6条疑似长江鲥鱼刚刚在市场出现1个多小时,就被人以每斤2200元的价格买走了,后来被专家认定是人工养殖的。
如今南京的江鲜馆里,基本上不会再出现长江鲥鱼,偶尔有打着招牌的,也多是在产地上造假了的,名噪一时的长江鲥鱼终于消失了。
刀鱼
清明时节江鱼鲜,恣看收网出银刀。 ——苏轼
日产30斤,每斤8000元
今年这个迟来的春天,无疑又一次抬高了早已经成为奢侈品的刀鱼的价格。记者从下关惠民桥市场了解到,由于入春后持续低温天气影响了长江刀鱼洄游,致使长江刀鱼日上市量不增反减,南京正宗江刀日上市量不足30斤,多产自镇江扬中等地。条重3.5两的刀鱼价格则从上市初的4000元/斤攀升到8000元/斤,创下10年来的新高。
如今,这些刀鱼几乎全部送到5星级酒店或者高档江鲜馆里。然而,曾几何时,这名贵如奢侈品的江刀是每个南京人都可以轻而易举吃到的东西。
“老南京”白先生记得十多年前,花上十几块钱就能在路边买上一串刀鱼,回家饱餐一顿。而那时候,在南京燕子矶那边就可以捕捞到正宗的江刀。
小资型
是时,贵不数鱼虾。
——梅尧臣
河豚
游走于“禁”与“食”之间
在“长江三鲜”里,如今唯一相对容易见到的就数河豚了,只是在一般的水产市场里,河豚因为含剧毒而禁售。但是在包括靖江、扬中、江阴等地的民间,对河豚还是“有限开禁”,据了解,目前养殖销售河豚已经是地处长江边的靖江市的重要产业之一,年吞吐量超过2000吨。
在南京一些大的江鲜馆里,并不难见到河豚的影子,冬春之间,为河豚的产卵期,此时其肉味最美。
河豚饮食文化的发展与六朝建都南京有关,2000年前吴越盛产河豚,吴王成就霸业后,河豚被推崇为极品美食,吴王更将河豚与美女西施相比,河豚肝被称之为“西施肝”,河豚精巢因其洁白如乳、丰腴鲜美、入口即化,被称“西施乳”。
如今,在一些高档酒店里,依旧可以吃到加工去毒过的河豚,起价也在500元/人。据介绍,每条河豚的加工去毒需要经过30道工序,用小刀割去鱼鳍,切除鱼嘴,挖除鱼眼,剥去鱼皮,接着剖开鱼肚取出鱼肠、肝脏、卵巢和肾等含剧毒的内脏,再把河豚的肉一小块一小块地放进清水中将上面的毒汁漂洗干净,一个熟练厨师也要花20分钟才能完成。
经济型
青芹不似,石芥防风空剔齿。 ——华岳
芦蒿
红楼梦里的美味
南京市面上有两种芦蒿:一种是野生的,红绿色相间的根部颇为粗壮,还有未曾洗净的泥土,加上湿漉漉的叶子,顿时让人觉得一股盎然的春意,最近一斤也要七八块;还有一种是人工种植的,价格也相对低廉,多在三四块一斤。
南京人对芦蒿总有着独特的热爱,在《红楼梦》第六十一回里提到,小燕说:“晴雯姐姐要吃芦蒿”,柳家的忙问是用肉炒还是用鸡炒,小燕却说:“荤的因不好才另叫你炒个面筋的,少搁油才好。”由此可以看出,在曹雪芹时代,芦蒿已经是美味了。
如今,八卦洲是南京芦蒿的主要产地。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杜甫
韭菜
一吃就是整个春天
春天的韭菜最鲜嫩,一剪下去,香味已经扑鼻而来,韭菜嫩得冒水,最是美味,而接下来,那被剪过的茬还会继续长出细嫩的叶子,让你吃上整个春天。
在中医里,韭菜有一个很响亮的名字叫“壮阳草”,因其具有温中下气、补肾益阳的功效。
青菜萝卜糙米饭,瓦壶天水菊花茶。 ——郑板桥
杨花萝卜
接待连战,宴席上就有它
小而且圆,外红里白,只比樱桃略大,这袖珍版的杨花萝卜在菜场里十几颗扎成一把,颇为精致。
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领的访问团到南京时,为接待连战一行,南京方面准备了20多道菜,其中就有杨花萝卜。
下一条:女士餐桌上需要注意的八项礼仪禁忌
上一条:露华浓养生火锅周年庆优惠酬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