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盐城美食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盐城人有了大海

来源:盐城热线网发布:盐城美食网点击:1157更新:2014年5月31日 21:48

“丑滩薄水”变身黄金海岸

盐城“沿海不靠海”,其根源在于这里特殊的淤泥质海岸。海水不断将泥沙顶托上岸,形成持续增长的烂泥盐碱滩涂。而这块每年增长的土地却很难利用。

世世代代的盐城人,苦苦探索利用大海和滩涂的方法。他们捕鱼,晒盐;他们用淡水淋盐洗碱,依照养鱼、种水稻、种棉花的顺序,艰难地把盐碱地改造成良田,建成全国重要粮棉基地。然而与众多工商业海港城市相比,一直欠发达。三年前,盐城市人均GDP、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只比沿海54个地级市平均水平的四成多一点。

但盐城人始终没有放弃一个百年梦想:建设海港。

从1990年起,盐城聘请专家,沿着境内582公里海岸线,一寸一寸地寻找适合建造深水大港的港址,坚持8年,终于在大丰找到。它虽不足以建造吞吐量巨大的物流港,但非常适合建设像韩国釜山港那样与临港产业配套的产业港。1998年,大丰港开工建设。2006年,大丰港万吨级码头建成启用,盐城市宣布正式实施沿海开发。

2009年6月,国务院公布实施《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为盐城沿海开发注入强大动力。按此规划,盐城将建成一个特大型沿海城市和重要的经济增长极,新型工业基地、重要的农副产品和能源供应储备基地、国家级湿地生态旅游基地。

盐城市委书记赵鹏告诉记者:“用新的视角看,盐城占全国七分之一的683万亩沿海滩涂真是无价之宝!它不但容纳了全球最大的丹顶鹤、麋鹿自然保护区,而且为港口、临港产业和港城建设,为以盐土农业为代表的现代农业提供了充足的土地。连滩涂上密密麻麻的大米草,也可以用来生产优质包装材料。今后,我们就不必急于 改造盐碱地 了!”

3年之间,6条一级公路从盐城市区和5座县城直通海边,国家一类海港、空港口岸相继开通。5座海滨港城规划建设迅速展开。总投资数十亿元、上百亿元的大项目,国内一流的风力发电装备、海洋生物、光伏、汽车、旅游企业,陆续涌向黄海岸边。

昔日“丑滩薄水”,如今成了令人向往的黄金海岸。

“回头是海”点燃创业激情

沿海大开发,使长期“背海而居”的盐城人有了一种“回头是海”的彻悟之感。他们把对大海压抑多年的热爱,化作了参与沿海开发的紧迫感。

2011年初,射阳县港口局从县城重新搬回了位于港区的办公大楼。这个1986年成立的机构,由于港区业务太少,2002年在县城另建了办公场所。局长乔保雨对记者说:“大家一开始还两边跑,后来干脆就不去海边了,呆在城里坐办公室。”2009年,港口工作量陡增,乔保雨决定回到港区办公,“现在,大家干得挺累,但非常充实。等港城建好,我们要把家也搬过来。”

站在滨海港海堤上,港区管委会副主任钱士同激动地为记者指点着,这个地方原来荒芜沉寂,现在大项目纷至沓来;远方的海面上,数十艘轮船正满载货物,准备起航。他说:“为了这一天,滨海人等了太久。”


广东奥维斯集团看好盐城市亭湖区黄尖镇一片滩涂湿地,计划投资129亿元开发“梦幻水城”游乐项目。公司董事长梁耀辉来实地考察时,当地提供的相关资料让他非常满意。“我选择盐城的原因是盐城的沿海开发有后劲,盐城的人办事有冲劲。”梁耀辉告诉记者。

“我也要抓住机遇。”在大丰港城,48岁的饭店老板杨友良对记者说。从大丰港一动工,他就靠着港口经营小饭馆、小卖部,最初一年收入两三万元,如今一年能赚30多万元。

大丰港经济区管委会副主任夏爱根对记者说:“沿海大开发,不仅让盐城开始从大海获得巨大财富,也让盐城人的心胸更加开阔了!”

“沧海靓城”尽显创新伟力

大丰港经济区管委会主任倪向荣说:“创新需要勇气,不少人认定大丰建海港是劳民伤财、无效劳动,因为没有先例。我们在海边找不到理想的港址,就在河海大学严恺院士的科学指导下,往海里走,在近海找。在海岸线以外十几公里的西洋深槽,终于找到建造10万吨级大码头的优良港址。自筹资金90亿元建港口,对一个县级市谈何容易!每花一笔钱,都让人心疼!开港之初知名度低,有时几天等不来一条船,也招来不少埋怨。不咬牙坚持,哪有今天!”

从1990年开始论证建港至今,22年后再算总账,让大丰人心花怒放:大丰港经济区引进的项目总投资已达1100亿元,仅江苏博汇集团的项目总投资就达500亿元。2011年,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80个;港口吞吐量已达1200万吨,进出港口的万吨以上货轮1000多艘次。“沧海变靓城”,大丰市在全国“百强县”的排名也从第67位上升到第56位。

大丰市委书记倪峰特意带记者去参观他们的得意之作——去年底建成的东方一号创意产业园。目前,创意园聚集了众多世界一流的工业设计人才,被认为是当今科技创新的代表。这种形式半年前刚刚在发达的苏南地区出现。“你看,大丰追赶苏南很快吧!我们现在的目标是领跑苏北、跻身苏南、融入上海!”

从2009年大规模展开沿海开发以来,江苏省盐城市的主要经济指标上升到全国54个沿海地级市平均水平的50%-55%,增长了5-10个百分点。

江苏沿海开发研究院院长成长春教授告诉记者:“盐城人沿海开发的实践,是在非常艰难的条件下,主动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抢到了发展先机,为中国沿海开发提供了珍贵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