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盐城美食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称重不“去皮” 超市塑料袋卖出商品价

来源:盐城新闻网-盐城晚报发布:纪哉 中明点击:1455更新:2014年5月18日 17:01

消费者:苏果超市连袋称重“坑人”

 “我在苏果超市购物,连续两天都遭遇缺斤少两,他们称重都是连袋称。仅一只茶叶包装袋就多收我1.92元!去服务台投诉根本不解决。”2月9日下午,市民薛先生怒气冲冲来到报社,向记者反映他遭遇坑骗的购物经历。

 据了解,2月8日上午,薛先生到苏果超市购买生鲜、蔬菜,买了鸡腿菇、香菇、青蒜、青椒等近10种商品。随后,营业员将商品分别装进塑料袋称重计价,薛先生当即指出不该把袋子也算进去,得到的回应却是“我们都是连袋称的”。对此,薛先生大为不满,到超市服务台投诉,但超市方不予解决。2月9日上午,薛先生又到苏果超市购物,买了五花肉、散装巧克力、散装茶叶等商品,超市依然是连袋称重。这次薛先生留了心眼,他将空的茶叶包装袋放上电子秤,显示价值1.92元。“这也太坑人了!”他随即来到服务台再次投诉,对方仍然推诿不处理。无奈之下,薛先生来到报社寻求帮助。

苏果超市:个别员工“失误”,将立即整改

 当天下午,记者陪同薛先生到苏果超市反映情况,亭湖工商分局消保科刘丹接到投诉后,也来到现场进行调查。在苏果超市办公室,记者一行见到了超市的食品部经理王顺国。在调查过程中,记者了解到散装商品称重应该是扣除购物袋后的净重,业内俗称“去皮”。

 在见到工商执法人员以及记者一行后,王顺国态度诚恳地表示,超市出现这样的做法确实不对,但他强调“薛先生的遭遇只是个别人的失误,超市是一直按照监管部门要求严格执行‘去皮’称重的。”对此,记者提出质疑,薛先生在两天之内,分别在不同柜台都遇到同样的情况,超市方该如何解释?王顺国辩称,春节过后超市员工调动比较频繁,相关培训没有及时跟上,可能导致个别员工“图省事”,但超市一直没有接到顾客投诉,以为不存在没“去皮”的违规现象。

 当着工商执法人员和记者的面,王顺国表示,薛先生购物所买的塑料袋价钱按照“少一赔二”的标准全部退赔,并当场结清。王顺国承诺,超市将充分吸取这次“失误”的教训并立即整改,切实加强内部管理,强化对员工的教育考核,严格执行称重“去皮”的规范要求,以优质服务树立苏果超市诚信经营的良好社会形象,欢迎广大消费者进行监督。

工商:超市行为不合法将全面检查市区各大超市

 一个小小的塑料袋,能值多少钱?亭湖工商分局的刘丹先生告诉记者,超市提供的免费塑料袋,重量从二三克到五六克不等,袋子随着商品卖,商品越贵袋子也越贵,无形之中损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巧克力为例,市场上的巧克力每斤在65元左右,如被装在一个5克重的塑料袋里,则每笔交易超市将多收消费者0. 65元,塑料袋果然身价不菲。

  刘丹表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我省的实施办法相关规定,超市在经营过程中若出现短斤少两行为,必须对消费者作出合理赔偿,严重的还要受到行政处罚。苏果超市散装食品称重不“去皮”,属于典型的短斤少两行为,工商部门将给予行政警告处罚。下一步,工商部门将对市区各家超市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严肃处理,引导督促商家诚信经营,促进市场健康发展。

惊讶:承诺言犹在耳同样行为再犯

 令薛先生和记者想不到的是,在9日下午顺利处理纠纷,超市作出整改承诺之后,同样的行为再次发生。2月10日上午,薛先生怀着对苏果超市的信任,再次来到这里购买牛肉、蔬菜,没想到又遇到了称重不“去皮”行为,他深感纳闷,“怎么这么大的超市说话不算话呢?”幸好,这一次苏果超市对待投诉的态度较前两天明显积极,相关管理人员在薛先生提出之后立刻补足了差价,并对相关营业员进行了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