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十二五”社会事业重点项目建设规划,今后五年将投资67亿元实施11个重大文化项目。百姓生活将发生哪些变化?昨天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工作会议提出了打造“15分钟文化圈”的设想,让市民从家中出发步行15分钟,便可到达一个文化站点,享受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
万人小区将配建文化活动室
据介绍,到2015年,人口1-1.5万的居民小区,会配有建筑面积400-60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室,城市社区全拥有达标的文化活动中心,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社区基层服务点实现全覆盖,全面打造城市“15分钟文化圈”。
不仅如此,“15分钟文化圈”的设想还包括:完成网上图书馆、文化馆建设。市图书馆藏书达100万册,电子图书达2万种,数字资源总量全面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全市公共图书馆藏书总量达到人均1册以上。各县(市、区)建成博物馆和独立建制的少儿图书馆。市文化馆要达到国家一级馆标准。
当前,将推进城南广播电视塔、市博物馆、市图书馆新馆、盐城杂技大世界建设,力争2011年建成并对外开放。抓紧实施中波发射台搬迁工程建设。积极做好盐城美术馆工程建设的立项工作。同时,做好市文化艺术中心、淮剧博物馆等新建文化设施的开放运营,充分发挥文化设施的作用,有效提升城市文化功能。
农村将打造“半小时文化圈”
昨天记者从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了解到,2011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力争实现30亿元,使增长幅度由20%提高到30%左右。今年除了要让文化滋润市民生活,还要打造农村“半小时文化圈”工程。
比如,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均要达到国家二级以上的标准,其中一级馆占60%以上。以乡镇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和农家书屋为支撑,大力发展流动演出车、流动图书车,努力提高农村公共文化设施、设备的效率和质量,方便群众就近参与文化活动,着力打造农村“半小时文化圈”工程。深入开展文化先进县创建活动,力争新创1个全国文化先进县,1个省级群众文化先进县。
除此而外,我市还将大力发展民间民俗文化,加大董永传说、淮剧、杂技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发绣、老虎鞋、农民画、剪纸、书法等民间民俗文化的保护力度,合理加以开发利用,推进工艺产业发展,进一步彰显我市区域文化特色。
下一条:我市援川工作受省委省政府表彰
上一条:露华浓养生火锅周年庆优惠酬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