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前,就在新四军在华中敌后抗日战场连战连捷之时,蒋介石却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大惨案——皖南事变。
1941年1月6日,从皖南云岭出发的新四军军部及直属部队9000余人行至泾县茂林地区时,突遭近10倍于我军的国民党军伏击。
“突围战斗打了7天7夜。”92岁的原昆明军区司令员张铚秀,是目前惟一健在的从皖南事变中成功突围出来的团职以上指挥员。
9000将士大半壮烈牺牲,只有2000余人突围成功。突围中,新四军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周子昆被叛徒杀害,政治部主任袁国平牺牲。军长叶挺等1000多名被俘人员被关押进江西上饶集中营。
远在重庆的周恩来,得知皖南事变,在《新华日报》题词——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痛斥国民党的罪行,为死难烈士申冤。
1月17日,皖南上空的硝烟未散,国民党通过其军事委员会发布通令,诬称新四军“叛变”,宣布撤销新四军番号。
烈士的鲜血激起生者更顽强的斗志。
1月20日,即国民党取消新四军番号的第3天,中央军委命令重建新四军军部,任命陈毅为代理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赖传珠为参谋长,邓子恢为政治部主任。
5天后,新四军在苏北重镇盐城隆重集会,庆祝重建军部。
“我们乡下来的这些干部,早早就来到会场,尽可能找了个好位置。”86岁的江苏省委原书记韩培信,作为地方干部代表亲身感受了那一时刻。
“会场四周张贴了很多坚持团结抗战、反对内战反对投降的标语。”韩培信回忆,会场上声讨蒋介石罪行、为死难烈士报仇的口号声此起彼伏。
陈毅用浓重的四川话说:“……反共顽固派1月14日消灭了军部,但是,1月25日,我们的军部又成立了……”
“这时,会场简直要沸腾了。”60多年过去了,走过不平凡人生的韩培信老人,至今还对陈毅的就职演说记忆犹新。
“胡服(刘少奇当时的化名)政委手里拿着烟斗,痛斥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罪行。”韩培信回忆,“他说:‘新四军是真正抗战的力量,是人民的军队,是根植在人民之中的。敌人的阴谋诡计虽然给我们造成一时的损失,但想消灭我们却是痴心妄想。我们是越打越强,我们会最后胜利的。’”
“大家都说,苏北这下有救了,华中有救了。”大会结束后,韩培信又回到阜宁县,积极配合新四军3师师长黄克诚创建抗日根据地。
绝境逢生的新四军,在皖南烈士的鲜血中站立了起来,而且越来越强大——从刚成立时的4个支队到发展为7个师,人数也从1万余人壮大到9万余人。
整个八年抗战,新四军独立支撑起大江南北的半壁河山,毙伤日伪军近14万人,建立了地跨苏、浙、皖、鄂、豫五省的八块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
至1947年1月新四军番号取消时,新四军已发展到31万多人。